沈那遺址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(qū)小橋大街毛勝寺西臺地上。臺地東鄰小橋大街,西有一條洪溝與大西山山坡相隔,洪溝內有泉,泉水由北向南流(原注入湟水,現(xiàn)已斷流),北部有條東西向的大溝,俗名瓦窯溝。遺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,呈長方形。臺地西、北、南三面較整齊,東側中部有一缺口(封閉形小溝,當?shù)胤Q為小瓦窯溝)。西部中段,因引水灌田塌陷,后經(jīng)平整成約40×40米、低于臺地約2米的梯田。臺地東南建有變電站及家屬院,小瓦窯溝北部有5處民居,其余皆保存原貌。整個臺地都是古代文化遺存,無空白。東北部為馬家窯文化區(qū),面積約50×50米,北端有少量的卡約文化遺跡,其余皆為齊家文化遺存。臺地原為旱作麥田,后改為水澆地,并先后多次經(jīng)過平整,原覆蓋土及文化層上部被破壞,部分裸露,其中以臺地中部為甚。整個臺地到處可見陶片、雜骨及零星的石器,崖坎處及東部小瓦窯溝斷崖暴露有灰層、灰坑及多處白灰面房屋遺跡,文化堆積厚達2米以上!
[詳細]